独角鲸的角是怎样来的


独角鲸的角是什么进化的`?求大神帮助 独角鲸的身躯不大 , 最大的雄鲸也超不过6米 , 体重达一吨 。 雌鲸略小一些 。 圆圆的脑门 , 头两侧长着一对小眼睛 , 一点儿也不像海豚的头 , 没有一般的海豚那样的尖嘴 。 它的身体下部呈浅色 , 而上部 , 特别是头部的颜色暗一些 。
虽然独角鲸是没有牙齿的动物 , 但它仍属于齿鲸亚目 。 在独角鲸的下颚上没有长过牙齿的迹象 , 而上颚倒是有两排退化的牙齿 。 雌鲸从未长过牙齿 , 而雄鲸也仅长出一个左边的牙 。 这颗牙齿从嘴唇下钻出来 , 一直朝前伸着 , 长达2米~3米 , 牙齿上面有逆时针的密实的螺纹线 。 为什么只长一颗门牙 , 为什么只长在“左边”一这都是海豚的不解之谜 。
门牙是独角鲸非同寻常的装饰品 。 独角鲸聚集成群 , 头擎令它价颇为自豪的武器 , 一举一动、潜入水下、浮出水面 , 步调完全一致 。 成群的雄独角鲸就像手握长矛向敌人进攻的哥萨克骑兵连 。
独角鲸是典型的北极地区的动物 。 当坚冰融化成水的时候 , 它们急速奔向北纬80~85度的地带 。 随着冬季的来临 , 动物们又向南迁移到挪威、英国、荷兰一带的沿海 , 偶尔也看看太平洋和白海 。 它们最中意的地方是加拿大北极地区列岛和格陵兰岛的沿海 , 而夏季则是新地岛和法兰约瑟夫群岛地区 。
独角鲸喜欢过小型群居生活 , 有时也有数百条鲸群居在一起 , 偶尔还有上千条的时候 。 它们以软体动物和缓行的底栖鱼类为食 。 看样子 , 用没有牙齿的嘴也很容易捕食以上那些动物 。 为了寻觅食物 , 它们有时下潜到差不多半公里的水下并能在那儿逗留很长时间 。
独角鲸不畏严寒 。 如果海水仅仅结了一层薄冰 , 那么雄鲸就用门牙将薄冰穿个大窟窿 , 于是成群的独角鲸接二连三地从冰窟窿露出头来换气 。 只要不太冷 , 独角鲸便在冰面上穿出许多个冰窟窿或者不让尚未结冰的水面结冰 。 在最冷的时候 , 成群的鲸只能守着一个狭小的冰窟窿度日 , 冰洞小得甚至不能有两条鲸同时换气 。 独角鲸在这里能度过几个月的时间 。 这对他们来说并非是灾难 , 只不过是平平常常的冬季定居生活 。 海豚科动物擅长在水下逗留相当长的时间 , 在这段时间里它们可以游出数公里远 。 由于捕食的地域广阔 , 所以它们吃得很好 。 独角鲸很有耐心地等待着冰块开始移动并出现许许多多的裂缝 。
在北极地区越冬并不总是平安无事的 。 在冰块开始移动时 , 冰块中间的水可能会堵在一起 , 于是大群的鲸被挤在一个小小冰窟窿里 。 由于大批的独角鲸都想到水面换气 , 搅得海水浪涛滚滚 。 如果外面的气温还在下降 , 被发狂的鲸激起的浪花就会在冰窟窿周围结冰 , 结果换气孔越来越小 , 使得动物们的处境越来越困难 。 过去 , 住在格陵兰岛的爱斯基摩人就曾从一个冰窟窿里捕捉到100多条独角鲸 。 但是 , 无论鲸群的处境多么限难 , 独角鲸在争夺换气通道的斗争中 , 个个举止得体 , 表现颇有分寸 。 它们在从同伴的躯体中间挤出来换气的过程中 , 竟能做到不会用长牙伤害别的鲸 。
在厚冰中间未结冰的水面旁边 , 白熊毫不迟疑地跳到海豚科动物的背上 , 咬死它并把它拖到冰面上来 。 北极流浪者(白熊)趁人之危 , 利用独角鲸身处绝境的机会 , 大肆储备过冬的食物 。 躲藏在换气孔旁边的掠食者利用利爪猛击因缺氧而变得浑身无力的海豚科动物 , 把它们一个接一个地拖到冰面上 , 以此保证了自己今后能吃得饱饱的 。 有一次 , 人们在冰层里发现了一个白熊存放食物的地方 , 那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21具独角鲸的尸体 。

推荐阅读